太阳成集团tyc122cc/学院新闻 2020-08-25 17:40:09 来源:太阳成集团tyc122cc 点击: 收藏本文
2020年8月20日-24日,在广东省教育厅、我校研究生院的支持下,由太阳成集团tyc122cc-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广东东莞)联合承办的2020年广东省能源化学暑期学校顺利举办,来自全国28所大学的70多名优秀学子“云”聚华师,共飨学术盛宴。
为响应国家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和保障师生安全,能源化学暑期学校组委会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依托腾讯会议等工具精心为学员们搭建了共同学习、交流探讨、提高技能和增进友情的线上平台。短短的四天半里,专家名师分享研究前沿,畅谈能源化学学科发展,精彩纷呈的内容让学员们且学且思,收获满满。
立足国家需求,助力能源化学研究
随着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化石燃料日渐枯竭、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人们对高效、清洁、新型可再生能源,以及相关的能源转换与存储新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壮大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将促进新材料产业突破发展和推动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壮大作为八大发展任务的两个方面。与此同时,广东省政府及广州市政府在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及“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中也都把新能源作为重点发展领域。能源化学是在世界能源需求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新兴交叉学科,是破解能源存储与转换领域“卡脖子问题”的关键与核心。能源化学是在融合物理化学、材料化学和化学工程等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形成,兼具理学、工学相融合的鲜明特色,是利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能源高效利用与新能源开发的关键学科。
为响应国家政策和响应广东省新能源建设的号召,太阳成集团tyc122cc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广东东莞)联合承办了“广东省能源化学暑期学校”,旨在为能源化学领域的青年学者搭建交流平台,拓展研究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其创新能力和研究水平,进而选拔优秀本科学生报读我校的硕士生及参与我校与松山湖材料实验的联合培养项目,推动能源化学学科建设。
暑期学校的举办得到广东省教育厅、我校研究生院等部门的大力支持。8月20日上午,广东省教育厅学位办吴宝榆主任亲临现场指导,在我院参加了暑期学校的开幕式,对能源化学暑期学校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希望通过暑期学校的举办,增进优秀大学生对能源化学学科的了解,进而推动我校能源化学学科高水平发展。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李明副主任、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程戈岚部长、我校研究生院王健主任、学院领导以及学院物理化学专业和材料物理化学专业近90名研究生也积极参与了暑期学校的活动。
29场学术报告——大咖云集,共话学科发展
四天的暑期学校里,与能源化学相关的课堂在“腾讯会议”平台精彩纷呈,共精心安排了“专家讲座”“华师教师讲座”“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讲座”三类学术报告。邀请了包括成会明院士、张久俊院士以及10多位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家千人等在内的国内外近30名能源化学知名专家学者与学员分享研究内容,热情互动交流,畅谈学科发展。
在“专家讲座”中,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成会明院士作了题为《大道至简、简以至用》的报告,深入浅出地给同学们介绍了石墨烯等二维材料的制备和应用,并向同学们展示了如何将科研中复杂的原理和想象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述出来,并告诫青年学者如不能将研究简单地展示给他人,说明本人理解的还不够透彻;上海大学的张久俊院士给同学们非常系统地介绍《氢能发展与电解水制氢的现在,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并希望同学们未来一起从事着方面的研究,力争解决人类,我们国家目前在面临的能源危机;中山大学的苏成勇教授系统地介绍了《微尺度限域空间超分子化学》,并就配位超分子容器与反应器的自组装和性能研究展开深入的讲解;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王博副校长给同学们作了题为《面向有害物质分离催化的多孔聚合物研究》的报告,详细介绍了多孔聚合物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并已经将这种材料运用到防疫的前线口罩中,切切实实将科研成果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中山大学的童叶翔教授作了题为《新能源化学与技术》的报告,系统地介绍了各类新能源转化与存储技术,并呼吁同学们学习先进材料与化学技术,为国家、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进步做贡献,并寄语同学做科研一定要“料要成材,材要成器,器要有用”;中科院物理所的李泓教授作了题为《先进锂电池材料和器件》的报告,详细介绍锂离子正负极材料、隔膜材料、电解液的发展历程,以及未来的研究和产业化发展趋势,并以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的Kanno教授为例寄语同学们做科研一定要持之以恒,不要轻易受外界诱惑改变研究方向,唯有持之以恒才能做出重大成果。
此外,还有很多精彩的报告,如南京大学的周豪慎教授系统地介绍了如何构筑高能源密度的电池;清华大学的张强教授介绍了如何解决锂枝晶而安全地发展锂金属电池;中科大的余彦教授介绍了高性能钠电池的发展;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的邢巍教授介绍了氢能时代和燃料电池的发展与瓶颈;北京科技大学的王新东教授系统地介绍了电化学储能技术的研究进展;南京师范大学的兰亚乾教授系统地介绍了晶态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催化领域的应用;清华-深圳研究院的李宝华教授系统地介绍了锂离子动力及其关键材料的发展;北京大学的郑捷副教授介绍了如何高效高安全的储存氢气;北京大学卞江教授非常精彩地介绍了化学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以及化学在交叉学科研究中的重要性;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的王红霞教授系统地介绍了新型钙钛矿材料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日本东京大学的尚睿教授介绍了如何从分子水平上设计合成新型的一些分子并将其应用在能源领域。
在“华师教师讲座”中,我院舒东教授介绍了如何高效地利用新能源技术以及目前所面临的科学问题;顾凤龙教授介绍了如何构建科学家的思维以及理论化学在能源化学中的应用;李红教授介绍了光催化燃料电池的发展和研究现状;邢丽丹教授系统地介绍了电极/电解液界面性质的研究及其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刘升建研究员介绍了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前沿;董任峰副研究员介绍了人工微纳马达的发展与应用;郑奇峰副研究员系统地介绍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的研究进展与产业发展;洪旭佳副研究员介绍了锂硫电池隔膜材料的研究进展;邢震宇副研究员介绍了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讲座”中,广东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的黄学杰副主任做了题为《锂离子电池与能源革命》的报告,系统地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的产业化进展,以及人类目前所面临的能源危机,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陆颖副研究介绍了生物界面的单分子研究;何小月老师系统地介绍了扫描探针技术及其在二维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2场分享会——交流解惑,指明发展方向
为期四天半的暑期学校,也安排了2场分享会。第一场为学员展示。我们邀请到院长蔡跃鹏教授、副院长曾卓教授、新能源系主任舒东教授、电化学所所长李红教授、暑期学校负责人郑奇峰副研究员组成专家评委。此次活动学习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过程紧凑,学员们表示收获颇丰。来自广州大学的洪晓旋说,“这四天的讲座学习让自己接触到许多以前没有接触过的新的知识和内容,让自己对科研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大大地开阔了视野,同时也深感自己知识的匮乏,还需加倍努力,很荣幸有这个宝贵的学习机会,能够向大师级别的专家教授学校。”来自我校的吴昊俊同学表示:通过这几天的学习,自己收获到非常多的能源化学,还有其他化学领域的知识,深刻了解到化学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能源领域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他表示自己会更加努力地去探索和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为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的能源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来自华南农业大学的萧咏钦同学分享此次暑期学校自己学习了很多锂电池、氢能、太阳能电池的基础和前沿知识,并了解到国家在能源化学方面的现状,坚定了自己继续在能源化学领域深造的决心。
第二场为相关专业推免及报考咨询。学院副院长曾卓教授、新能源系主任舒东教授、研究生辅导员李海伦老师等耐心解答了同学们的疑问,已有八位学员达成推免意向,有三十余位学员决定报考我校物化和材料物化专业。
此次广东省能源化学暑期学校活动,共63名学员顺利完成学业并获得结业证书,洪晓旋等10名同学获暑期学校优秀学员表彰,陈思涵等5名同学获暑期学校荣誉学员表彰。
助推学科建设,携手同行向未来
8月24日上午,在学院理1栋2楼会议室及“腾讯会议”平台上举行暑期学校闭幕式,我校研究生院王健主任、学院党委书记陈相光、曾卓副院长、郑奇峰老师,以及暑期学校的学员一起参加了闭幕式,曾卓主持闭幕式。陈相光指出本次暑期学校时间虽短,但干货满满,具有重要意义,并希望能源化学暑期学校成为学院特色活动,助力学科发展;王健肯定了太阳成集团tyc122cc在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创新举措,向广大学子伸出橄榄枝,欢迎他们报考太阳成集团tyc122cc研究生;暑期学校负责人郑奇峰介绍了举办暑期学校初衷,分享其在国外求学经历,勉励广大学子珍惜国家提供的良好科研条件,投身科学研究,报效祖国。最后,陈相光宣读“优秀学员”名单,所有嘉宾、老师和学生“云合影”留念。
为期四天半的暑期学校圆满落幕。学员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感触颇深,并表示明确个人未来发展方向。学院也将继续抓好学科发展、建设,以更好的水平投身到能源化学研究工作以及“应用型卓越人才”的培养中去。
标签: